
张宁,男,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从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出站。主持了国家“863”等各级项目,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研究。发表SCI、EI等论文20多篇。
主讲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射频与天线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与应用》等
研究方向:光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生存性等。

薛永毅,女,副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参与多项北京市教委研究项目,参与通信与网络课程群的建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讲授的《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参与编写《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接入网技术》等5本教材,其中《通信技术概论》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联合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讲课程:《专业导论》、《光纤通技术与应用》、《宽带接入技术》等。
研究方向:通信网络、光纤通信

赵亦松,女,1964年8月出生,硕士,1985年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无线电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毕业。参加“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市科委项目)”、“智能网上存储转化研究(863子项目)”、“HFC有线电视网管理系统(企业项目)”等科研项目。2008年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
研究方向:通信网络、网络协议

苏利敏,女,博士,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通信电子领域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1项,参与企业横向课题多项。参加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通信与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教材2部。
主讲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等。
研究方向:通信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

孙悦,女,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主持和参与多项北京市教委和校级科研项目,曾组织学生参与北京联合大学“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学生在华北五省计算机应用大赛和蓝桥杯全国软件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主讲课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动画设计》等
研究方向:操作系统安全、虚拟现实技术等

张雪芬,女,博士,副教授。20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年在山东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主讲课程:《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研究方向:无线移动通信

杨延嵩,女,硕士,副教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得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通信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北京市教委研究项目,主持“程控交换技术实验研究与设计”横向课题,指导北京联合大学“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与的《通信技术概论》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数字通信》、《天线技术》、《综合布线实用教程》等多部教材。
主讲课程:《现代交换技术》、《综合布线系统》等
研究方向:通信网络、交换技术

江静,女,博士(后),副教授。200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号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特拉华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工作一年;2015年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一直从事信号处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申请国家专利多项。
主讲课程:《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研究方向:通信工程、数字图像处理

郝秀兰,女,山东潍坊人,1976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讲师,1999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任教。曾参加医疗图像增强中自动特征检测和控制算法的研究、异构无线网络的Qos管理与控制、异构移动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系统的算法研究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讲课程:《通信原理》、《数字电子技术》、《JAVA程序设计》等
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

陈晓丹,女,1979年出生,汉族。2005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加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基于统计学习的Blog话题发现技术研究”以及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异构无线网络的Qos管理与控制”两项,主持横向课题“IPv6教学实验系统设计”一项,主持2011年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基于IPv6 组播的实验开发”一项,主持2012年北京市“启明星”项目一项。发表多篇文章,其中5篇核心期刊,2篇EI检索论文。
主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计算机网络》、《TCP/IP与IPv6技术》等。
研究方向:网络协议,下一代网络

陈婷婷,女,1981年8月出生,硕士,讲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一直从事通信电子领域相关研究,曾参加北京市、北京联合大学各级项目多项,开展了DFG建模、低功耗设计、IP软核设计等内容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并以第一人和参与者身份申请专利多项。
主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等。
研究方向:通信电子

张欢 1978年12月生,硕士学历,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电力系统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曾从事嵌入式软件研发工作。曾撰写科技专著2本、发表各种类型学术论文10余篇。
主讲课程:《通信电子电路》、《JAVA程序设计》、《移动终端应用开发》等。
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

陈明,女,1984年生,博士,讲师。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师从简水生院士。参与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2008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一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光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信号处理技术等。
主讲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web技术及其应用》等。
研究方向:信号与信号处理

肖明明,女,1986年生,博士,讲师。2004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与卫星导航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学三个月。近年来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主讲课程:《C++程序设计》、《物联网技术基础》等。
研究方向:航空通信、智能计算、鲁棒优化。